納米肉桂醛及其在抗菌性上的新應用
同樣的,可考慮將肉桂醛制成納米微乳體系,其抗菌性能也有較大提高。據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中國專利CN102302449A中介紹,所述肉桂醛納米乳藥物的組成為:表面活性劑、助表面活性劑、油、肉桂醛、蒸餾水,所述納米乳的粒徑在10~100nm之間。其配置方法為,將表面活性劑、助表面活性劑乙醇、1,2-丙二醇混合,充分攪拌均勻;將肉桂醛和維生素E油混合,充分攪拌均勻;將二者溶液混合后攪拌均勻,再緩慢向混合物中滴加蒸餾水,邊加邊攪拌,加蒸餾水和攪拌過程中,該混合物體系會出現由稀變粘稠,又由粘稠變稀的一系列變化,直至形成水包油行納米乳。
所述納米肉桂醛的優點如下:1)熱力學穩定性高,制備時操作比較簡單,不分相、不沉淀、貯存穩定性提高;2)透光性好,任何不均勻性或沉淀物的存在易被發現,感官品質提高;3)具有良好的增溶作用,可以有效地提高難溶性藥物的溶解度;4)能提高肉桂醛的溶解性,延緩肉桂醛的消退時間,從而提高了肉桂醛的生物利用度;5)方法工藝簡單,適合規?;a。
所述的水包油型肉桂醛納米乳具有治療真菌性皮膚病、皮膚化膿性感染,抗潰瘍,治療胃痛、胃腸脹氣絞痛,調節血糖血脂等病癥。其納米肉桂醛在以下方面的應用包括:(1)改善或提高肉桂醛的溶解度與生物有效性,應用納米技術可以解決肉桂醛的溶解問題,可制成更適宜于臨床應用的劑型;(2)便于制作緩釋劑或控釋制劑,采用納米技術可將肉桂醛制成緩釋劑或控釋制劑,方便使用;(3)靶向給藥,采用不同高分子材料或進行表面修飾,制成需要的肉桂醛納米顆粒,根據體內不同部位的生理酶和細菌分布、細胞分布、網狀結構、淋巴分布等的不同,可將肉桂醛運送到指定的靶區;亦可采用體內外結合的方法制成磁性納米顆粒,達到靶向給藥的目的;(4)智能給藥系統,利用納米技術將肉桂醛制成納米顆粒、脂質體等,再進行適當的表面修飾,或與對生理環境中某些酶、pH值、蛋白質等變化敏感的高分子材料嫁接,使其根據其中的某些變化信息來控制該類肉桂醛制劑的藥物釋放;(5)降低肉桂醛對胃腸的刺激,口服含有肉桂醛的制劑對胃腸的刺激與藥物的粒度和釋放速度有關,如能將對胃腸有刺激性的藥物制成納米顆粒、納米乳等,再輔以適宜的給藥形式,降低藥物在胃內局部的“堆積”釋放,可避免或降低肉桂醛對胃腸的刺激。
- 上一篇:肉桂醛對成骨細胞增殖的影響研究 2015/10/20
- 下一篇:3,4-二羥基肉桂酸鈉在制備抗腫瘤藥物中的新用途 2015/10/20